由博闻锐思商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主办的“第18届RISI亚洲林纸行业峰会” 于5月22-24日在深圳成功举办。大会邀请到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造纸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曹振雷博士做题为《中国生活用纸和包装纸回顾及展望》的主题演讲,并针对相关话题接受了RISI编辑的专访。
生活用纸篇——中国生活用纸前景乐观
从2011年到2016年,中国生活用纸总产能从685万吨快速增加至112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0.4%。同一时期内,生活用纸产量从582万吨上涨至854万吨,消费量从540万吨增长至788万吨,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和7.8%。
曹振雷认为,中国生活用纸保持相对高速增长的背后,主要有两个动力来源。一方面,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稳定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明显提高,消费方式、生活习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生活用纸消费的理念也随之转变。这是拉动生活用纸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贡献了70-80%的增量。其余20-30%的增长,来源于产品的多样化和新应用领域的开拓。为了改善生活质量、给人更多的闲暇,企业开发出更多的产品,投入到以往很少或根本不使用生活用纸的领域。这一部分是目前欧美市场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在中国,此类增长还主要集中在一线发达城市。
考虑到中国稳定向好的政治、经济大环境,曹振雷对中国生活用纸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预计未来五年增长还会持续,尽管增速可能不会像目前一样达到7-8%,但维持每年5-7%的增长问题不大。
但在保持整体乐观的同时,曹振雷也指出中国生活用纸行业正面临“产能阶段性过剩”的问题,行业整体开机率仅略高于七成,并在采访中从以下三点深入分析了这一现象:
首先,部分新产能存在虚高的情况。“比方说现在凡是幅宽5.6米的纸机就称其年产能有6万吨,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当下国内的生活用纸克重越来越低,以14g/㎡为主流,在这种情况下单台产能就不可能达到6万吨/年。
第二,以往生活用纸产能开发是受市场驱动,早期的大型生活用纸企业,通常是在销售增加、供应趋紧的情况下再去增加新产能。而近年来以理文为代表的新加入生活用纸领域的企业,多是从生产侧进入的。这些企业在初始阶段多以生产大轴原纸为主,通过大规模生产推动市场向前发展,这种情况势必会在一定阶段造成产能过剩。
第三,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也是淘汰落后产能的先决条件。经过数年国家强制的关停、淘汰,目前还能生产的生活用纸厂家基本都满足环保要求,能继续逼退落后产能的就只剩下质量和成本因素。老旧小纸机的成本很高,吨纸汽耗要四、五吨起,而新机台只有两吨起。相对的过剩,有助于借助市场竞争压力淘汰落后产能。曹振雷指出,这种现象在河北保定地区非常明显,当地的企业自愿升级、改造设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加强自身竞争力。
我国生活用纸产能阶段性过剩的局面很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接近完成,但在内陆、欠发达地区还远远没有结束,甚至是才刚刚起步,至少还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达成,还需要借助市场的手段迫使落后产能不断退出,提高产业整体的健康度。
在产能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中国生活用纸的行业集中度也在不断提升。曹振雷指出,就目前的统计,由恒安、维达、金红叶、中顺洁柔所组成的传统意义上的生活用纸“四大家”合计拥有35%左右的全国生活用纸总产能,排名前15位的企业总产能占全国总量的份额也已经超过50%。
他表示,在中国生活用纸市场上,恒安、维达、金红叶、中顺洁柔皆为全国性品牌,其余的基本上都是区域性品牌,长期以来这两股势力平行发展。“四大家”从销售快消品起步,受市场因素驱动而发展生活用纸原纸产能,以满足终端产品的销售需求;而近几年行业内涌现出的新进者,包括理文、泰盛、泉林以及晨鸣、太阳等等,都是从造纸起家,基于原本在纤维、汽、电等生产方面的优势开发生活用纸纸种,逐渐建立自己的生活用纸品牌。
在中国,生活用纸生产商自有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5%,甚至达到了90%,贴牌产品则少之又少。但在欧美市场,情况则完全不同,后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曹振雷分析,近两年以理文、泰盛为代表的大型生产企业的进入,可能会给贴牌产品带来一个新的机遇,甚至可能会对中国生活用纸市场的格局带来长远的、革命性的变化。这些企业虽然已经错过了将自有品牌培植为全国性品牌的最佳时机,但可以另辟蹊径,在全国范围内销售采用其原纸生产的贴牌生活用纸产品。他认为,这也是值得自有品牌企业警觉并进行下一步研究的重点,而不是等着后来者把它们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
随着中国生活用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提质增效,也接连为行业贡献出新亮点。
其中一个明显节降成本的亮点,就是软抽纸巾的出现和大范围应用。目前,软抽是生产企业效益最好、也是市场认可度最高的生活用纸产品之一。这一创新,让企业可以用接近生产卷纸的成本给消费者带来近似于盒装抽纸的应用体验,也改变了中国生活用纸产品的消费结构。
第二个亮点即是产品多元化,而目前兴起的本色卫生纸即是多元化的产品之一,未来还会有其他新产品出现。曹振雷回顾,大约五年前,本色生活用纸刚刚出现时,主要是在小型圆网纸机上生产,纸的质量并不算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纵横向拉力差过大。随着工艺进步、设备更新换代,以及更多企业投入研发和生产,本色生活用纸更多地在国产高速纸机甚至是进口大型纸机上抄造,产品质量明显提升。消费者也从中受益,使用本色生活用纸不再仅仅是购买一种概念,还能享受到和漂白纸品同样的消费体验。本色生活用纸受到市场热捧,让国内生活用纸生产企业意识到消费者对于环境友好型产品抱有极强的好感度,曹振雷也呼吁国际纸浆供应商能够由此意识到降低纸浆白度的重要性。
(* 本篇采访稿由 PPI Asia,助理新闻编辑,王潇撰稿。)
在定于今年11月6-8日在上海浦东世博洲际酒店举行的第四届RISI亚太卫生用品行业论坛中,我们将就上述采访内容中提到的热点问题,进行更深入、详细的探讨。
如需了解更多会议资讯,可访问会议网站:www.hygienesy.com;或欢迎联系:梅丽,mmei@risi.com 或 021-61488101